南阳市优良产业生态孕育5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居河南省第二—— 群峰竞秀崛起制造高地
来源:南阳网 | 2023-07-11 08:36:08

南阳市优良产业生态孕育5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居河南省第二——


【资料图】

群峰竞秀崛起制造高地

编者按

近年来,南阳市坚持“工业立市、兴工强市”,下大气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催生出一批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制造业企业荣膺单项冠军企业。南阳日报今起开设“南阳制造 荣耀之巅——聚焦我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栏,刊发系列报道,宣传典型经验,引导社会各类要素支持制造业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市场主体总量93.1万户,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26.4万户,增速全省第一

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目前,全市共有6家院士工作站

数字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特种钢、肉食品加工、中医药等9个细分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主峰磅礴则群山巍峨。

单项冠军企业是一个地区产业腾飞的发动机,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个地区发展的活力越强、后劲越足、速度越快。

放眼南阳大地,大企业、好企业正集结涌现、竞相奔腾,尤其有5家制造业企业荣膺单项冠军企业,在河南省辖市中排名第二。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近两年来,南阳市坚持“工业立市、兴工强市”,下大气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引导各类要素竞相涌入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催生出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厚植发展沃土

阳光普照,自然蓓蕾绽放;雨露滋润,方能桃李芬芳。

对于企业来说,优良的产业生态如同“阳光雨露”,风调雨顺润沃土,“创业种子”必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市委书记朱是西履新伊始就召开全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万人助万企”工作会议,亮明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制造业、抓好制造业”的坚定决心,发出千方百计服务市场主体、当好企业“金牌店小二”的庄重承诺。

政策是导向、更是力量,《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阳市工业千企升级行动方案》《关于建立链长制推进产业链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南阳市企业上市倍增计划》……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开启了兴工强市新征程。

南阳企业家不会忘记收到的两封信:一封是2021年7月市委书记朱是西刚到任时,给企业家们发出的“感谢信”;另一封是2022年春节前夕,收到邮政快递送上门的市委书记的“慰问信”。“两封信”的背后,是“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观念在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以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扬“六心”服企精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奋力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节”,率先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企业服务实体大厅——南阳市企业服务中心,开通南阳“兴企网”,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畅聊早餐会”会商助企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每月16日是我市的企业服务日……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5.2万余名包联干部走进企业,聚焦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现场帮助解决,为企业出谋划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目前,南阳市市场主体总量93.1万户,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26.4万户,增速全省第一。

坚持创新引领

制造业由大变强,关键靠创新,难点也在创新。

南阳市坚定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路”,全力以赴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以创新破局求变,以创新赋能转型。

真金白银加大投入,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6.9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67.83亿元,增速52%。探索金融服务科技新模式,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政策性科创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引导银行加大对南阳市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2022年以来,南阳市科技型企业共获得省“科技贷”支持85笔,支持金额4.1亿元,获得“科技贷”企业数量和额度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成功引进许为钢院士、谯仕彦院士、王占国院士、张铁岗院士“四大团队”,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引领南阳市绿色食品、光电信息、生物工程“三大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南阳也成为2020年全国院士工作站改革重塑以来河南省新建院士工作站最多的省辖市。目前,全市院士工作站达6家,院士经济蓬勃发展。

当下的南阳,千军万马奔腾在创新丛林中。中南钻石有限公司持续聚焦科技创新,成功实现了宝石级培育钻石的规模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巨头对钻石饰品领域主流原材料的垄断,使我国在培育钻石领域领跑全球;金冠电气始终把科技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瞄准科技前沿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避雷器产品遍布全国特高压电网工程的每个角落,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仅2022年,全市就培育省创新龙头企业8家、瞪羚企业6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671家,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同时,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97家。

发挥集聚效应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南阳企业要做队友、不做对手……”在企业家“畅聊早餐会”上,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理事长、飞龙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孙耀忠的话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赞同。

正是各个企业抱团发展、协作共进,才使南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拉长拉粗拉宽,不断做大做强。飞龙公司招引仁创砂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仁创砂业副总经理孟学峰说:“以前合作,从北京给飞龙公司供货,距离远、成本高,后来通过飞龙公司的牵线搭桥,我们将生产线放到了南阳,合作更加紧密。”仁创砂业将飞龙及周边企业生产固废回收再生利用,实现了互利双赢。现在已经有6条生产线,又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下一步,还打算把附近其他地区的生产线都放在南阳。

“链”就真功夫,展露“群”力量。在飞龙公司、西排公司、淅减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雪球”越滚越大。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奇瑞商用车“区域总部经济”项目、中意车辆底盘悬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地的加速隆起,是南阳市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阳市围绕“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谋划实施制造业发展“553”工程,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先后出台了《21个重点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重点产业链考核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制定“1+9”图谱清单,成立19个产业协会,抓实“三长制”,实施月调度、季考核。数字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特种钢、肉食品加工、中医药等9个细分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形成集聚发展的竞争优势。

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南阳市全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必将涌现更多的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制造业定能劈波斩浪,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全媒体记者 陈琰炜 范志钦)

精彩推荐
抗旱 保秋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