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长城附近有两个名字十分相似的村庄,其中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
来源:京报网 | 2023-06-27 14:52:51

对于北京市民来说,知道黄花城水长城的人为数不少,很多人周末去郊区玩都去过那儿。水长城附近有两个属于怀柔区九渡河镇的村庄,分别叫黄花镇和黄花城,两村相距2.5公里,均位于长城脚下,名字又都称“黄花”,其中有什么典故?一个村称“镇”,一个村叫“城”,两个村有什么差别呢?

黄花城长城 新华社

黄花镇原是军事要地


【资料图】

据《黄花城史话》介绍,早在公元525年的北魏时期,就有关于黄花镇所处地区的记载。《水经注》云:“沽水又南流,出山,过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黄颁谷,故称之黄颁水,东南流注于沽水。”文中所说沽水,即今之白河。《北京历史地图集》标示的“黄颁谷”,就包括黄花镇周围、怀九河上游及黄花城地区。

到了金代,黄颁谷出现了一个拥有一定规模的村屯,它就在如今黄花镇的位置。由于它北达四海冶,直通塞外,南屏京畿内地,故被称为军事要地。至元代,这个村屯已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大村。至此,黄花镇的名称被确定下来,并驻有黄花镇“千户所”。千户,为元、明两代军事防卫所之官职,领兵千人左右。黄花镇首任千户名为达鲁噶齐,是元代时监视汉族官员的蒙古族人。此时的黄花镇,既是军事重镇,也是较大的商贸集镇。

黄花镇地区北有凤陀梁与四海交界,故而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征战之地。为了防御外夷入侵,中原修筑了西起西河(今大同西北),东达渤海(今山海关附近)的三千余里长城,而且还修筑了一道西起偏关,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居庸关到怀柔慕田峪与外长城相交的内长城,又曰“重城”。而黄花镇恰恰就位于拱卫京城与皇陵的要塞之处,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明代,朱元璋把元兵驱逐回草原后,在黄花镇设重兵把守,并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加固重修,以防止残元、鞑靼、瓦剌入侵。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并选中黄花镇西南方向的天寿山修建陵墓后,使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任务更加繁重。正如《长安客话》所述:“黄花镇正为京师北门,东连山海,西接居庸,北邻四海冶……乃极为紧要之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后,明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守逆转。景泰四年(1453年),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进犯,为加强防守,尽快了解敌情,便于指挥,明军在紧邻头道关、二道关不远的长城下建起了一座城,即今天的黄花城,并设内、外守备各一员。从此,这一带的军事指挥中心便从黄花镇移驻黄花城内。

小长峪长城隘口 摄影:魏明俊

黄花路辖兵上万人

黄花城距黄花镇仅2.5公里,且为黄花镇所辖,故以黄花镇名之,称“黄花镇城”。《四镇三关志》里就有“景泰四年建黄花镇城一座”的表述。这里所说的镇城,即黄花镇之城,以后逐渐简化,称为黄花城。该城东西长约210米,南北长约240米,设有东门、前门和西门,东门被百姓称为喜门,南门被称为财门,西门被称为鬼门。顾名思义,3座门的俗名与后来城中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据当地老人讲述,东门曾有一匾额,上书“威震藩篱”。可见当时建城之目的就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设黄花路营,置参将1员,领中军1员,千总4员,辖官兵12600名。因慕田峪一带战事频繁,两年后千总改驻渤海所。这里所说的“路”不是地名,意为“方面”。黄花路即为“黄花城方面”之意,是个军事建制名称。所以,其军事机构迁至渤海所后,仍称黄花路。而黄花镇在黄花城建成以后,便成为单一集镇了。

黄花城长城段全长12.94公里,其中有空心敌台40座、实心敌台9座、墙台5座。山高墙陡,雄伟壮观。这段长城修筑的工艺比较精细,石湖峪以西为石条垒砌,巍峨坚固;以东则下甃(zhòu)石条,上砌城砖,美观大方。由于这里的军事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关隘设计也严谨完备,一共设有三道关卡,即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以二道关为中心,南面西起旺泉峪山顶,经西水峪口、石湖峪口、撞道口、本镇口(头道关)、小长峪口,然后过十八蹬直达断边长城。过了梁北,便是渤海镇辖内的大长峪长城。

其中西水峪口是黄花城管辖的明内长城关隘之一,它位于九渡河镇西水峪村北,为怀柔境内最西关口。据《四镇三关志》载:“西水峪口,永乐年建,通永宁南山谎炮儿并韩家川,通众骑,极冲。”《长城关堡录》载:“西水峪口,在佛石口东,又东为撞道口,西至居庸关九十里,昌平界,外口紧要,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堡城一座,城铺一间,过门一空,拦马墙一道。”

石湖峪口是黄花城管辖的第二个明内长城隘口,它位于九渡河镇石湖峪村北1公里,东距撞道口1公里,西与桃洼峪相接。据《四镇边务总要》记:“明正德八年(1513年)建,山险,不通骑。”

撞道口则是黄花城管辖的第三个明内长城隘口,它东连头道关、西距石湖峪均1公里,北距二道关5公里。该隘口因建于山脊鞍部,关前道路弯曲,外临高阜,不到关门,见不到关口,故名。据《日下旧闻考》记:“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内洼外阜,受敌极冲。”万历五年(1577年)对该段长城加宽加高,同时对关门也进行了修葺,并在关门南北两面镶嵌了石匾额。南面刻有“撞道口”三个大字和“钦差守备黄花镇地方以都督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刘勋,万历五年季春吉日鼎建”等落款,北面匾额刻“镇虏关”三个大字和纪年。现在关门保存完好,仍为进出口的人行通道。

黄花城村貌 摄影:魏明俊

城工题名碑记录工程责任

明代不仅在头道关上高筑敌台,而且在关北还增设了第二三道长城,从地理形势上看,设立撞道口关是占据要冲,因第二道防线上的鹞子峪地处偏僻,地形复杂,如果没有撞道口就显得孤立无援,有了撞道口则便于和黄花城指挥机关取得联系,接受指挥和增援,故至今仍有“鹞子峪口生命线,撞道口是关键”的传说。

再说位于二道关村西南沟的鹞子峪口,属于明内长城二道关隘口管辖,古时该沟曾住有猛禽鹞子,故名。隘口西南海拔429.8米处有烽火台一座,尚存。隘口东侧北坡根有建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古堡一座,它北高南低,为砖石结构,呈梯形,汉白玉石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大字,城堡保存完好。

二道关隘口位于九渡河镇二道关村内,由于黄花城南拱京师,西护陵寝,位置险要,故设三道关防守,本关口在头道关(亦称黄花镇本镇口)北,这里故称二道关,二道关北3.5公里处还设三道关。据《长城关堡录》载:“二道关,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有石堡,嘉靖十七年(1538年)建。北通四海冶,来骑由三道关往西南,道路宽漫,通众骑。”关口东西两侧皆为高山,河西岸有镇河台一座。现关口因修公路已废,基址尚存。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9日怀柔区文物管理部门在小长峪长城一带收集到一块记录修长城竣工验收责任人的“隆庆四年阅视题名鼎建碑”。同年的5月12日,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城村长城专职保护员李殿华又向怀柔区文物所捐献了一块“城工题名碑”,碑中记录了修长城的工程纪要,且留有工程责任人姓名:“黄花路参将李信下、黄花镇守备吴海占修,总委督工官温克民、王巡、万国、李珍,本城中军官王栋,老界把总官李金”。这块“城工题名碑”公示了工程质量责任人,也让后世知道当年是谁修过这段长城。

(原标题:话 黄花镇与黄花城之谜)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魏明俊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精彩推荐